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爬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发现身边有部分爬友对爬虫太阳灯的关注慢慢由仅关心灯的UVB输出强度转向对其安全性的关注:「UVI」、「UVC」、「低波段UVB」。作为养爬爱爬之人,我非常理解爬虫饲养者对这些关系到安全性词汇的敏感与不安;作为参与太阳灯生产及销售商,我自然对有关灯具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视。以上提到「3U」的危害是什么?「3U」是否与危害爬虫健康相关?制造太阳灯的安全标准在哪里?如何正确使用太阳灯?我想就我个人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使用太阳灯对多品种爬虫近7年的饲养经历表达一些个人观点,分享一些使用经验。不具权威性,仅供参考。
三个有关安全性名词各自的危害性 UVI(UV Index),即UV伤害指数,过强会对眼睛及皮肤有不同程度灼伤; UVC,杀灭细菌和细胞的短波紫外线( 200-280nm)。过长时间接触,有一定致癌性。 低波段UVB,是与UVC相邻近的UVB波段。低波段具体定义在什么波段范围,以及其已被确定的危害性我目前还没有查到权威机构的公示,或确凿的官方说法。
「3U」是否与危害爬虫健康相关? UVI: 根据SOLARMETER 6.5(专门用于测量UVI数值的权威仪器)标准: 1-2弱, 3-4低, 5-6中, 7-9高, 10-15过高。不过这个标准大概是以人体皮肤对不同强度紫外线的敏感程度而定的,而非对动物的。UV Guide站中有大量测试数据证实,不同品种爬虫的皮肤接受紫外线的穿透力是不同的,陆龟的甲壳与皮肤、鬣蜥的皮肤均属紫外线穿能力明显低过一些小型蜥蜴类及变色龙龙的品种,更是远低于人类皮肤的穿透力。故推测,相比人类而言,它们对UV照射的不适感很可能是在更高的UVI指数范围。另,我曾对家中部分陆龟测试观察,在UVB强度250uw/cm2范围之内,大部分陆龟对强度不超过12的UVI没有特别的排斥行为,及不适表现。我考量它们是否有不适表现的主要依据是: 1.观察它们是否长时间有意躲避高UVI覆盖区活动2.脖子是否有晒伤3.眼睛是否异常闭合或前手蹭眼频率是否增加 (我曾见到过有辐射陆龟因太阳灯中UVI过高引起脖子明显暗红脱皮,因脖子是接触UV覆盖区中露在外面最敏感的皮肤)。 UVC:UVC早已被各领域认定为是对生命体有害的射线。UVC是对于人体和动物身体,在任何情况都不需要的紫外线。之前我有给幼体高冠变色龙使用意大利品牌Ferplast UVB 10.0灯管。环境为一个尺寸约40x30x30cm的玻璃缸,灯管直接架在缸边使用,距离缸内造景最高点约10cm。2天内出现眼睛封闭肿胀2倍,身体部分呈现白斑的情况,尾骨有轻微扭曲变形。后来测到这根灯管在10cm处有UVC 2和UVI 18的高强释放! 低波段UVB:目前我没有仪器对UV灯具做低波段UVB的测试,也还没有从任何权威机构处看到,在严格控制好灯具的零UVC输出和适度UVI输出后,仅由低波段UVB对爬虫造成具体危害表现的事实。
制作太阳灯的安全标准 国外生产的安全标准 我在网络有关注waiman兄关于爬虫UV灯具的言论。他有提及美国FDA机构对爬虫灯具出售的严格审核及标准制定,和国外灯厂造灯的标准和方向,以及时时更新的说法。最新的言论大概是「FDA确认低波段UVB有危害,制定了新的安全条例,所有厂家的灯都要送检并通过FDA审核才可出售。」我也认为追求更高的标准应是美国人办事的风格,对产品安全级别提升和爬虫健康的保护也都不是坏事,对此我不愿质疑,选择相信。出于严谨治学的态度,我试图在自己能找到的国外权威机构中查找相关的明确说法,但还没有找到。我在想,如果是一条危及生命的生产及审核标准,一条已确认的生产及审核标准,一条可以引起欧美各大灯厂重视并为之改造的生产及审核标准,应该是很透明的摆在一个权威机构处公示,不仅让生产商和销售商引起重视,更是应让所有人引起关注。只是我还没有找到美国FDA目前对非医用紫外线灯具明确提出的审核标准,也还没有找到国外当前其它权威机构对爬虫用UVB灯具明确指出生产或出售的安全标准。
国内生产的安全标准 国内目前大概还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对爬虫灯具生产厂家有任何强制性的安全审核,所以全部爬虫灯具生产厂家都没有被明文约束的生产标准。就我目前的了解,多数生产情况是以较高的UVB数值为标准。但如果没有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没有特殊的制作技术,较高的UVB释放必然会带来UVC的释放和较高的UVI输出;若要避免UVC和过强UVI的话,UVB输出强度需要大幅降低,甚至远低于理想数值。
何为安全?标准何来? 其实,我个人对UV灯具「安全规格」的说法有很多疑惑。 首先,我认为不能用一个尺码的鞋去套所有人的脚,而应是什么尺码的脚选择什么尺码的鞋。另,不同用途要选不同款式和功能的鞋才最合适。如果有灯在30cm处UVB输出在1500uw/cm2以上,其UVI在35以上,以目前一些人的观点,必会断定这是不合安全规格的灯。但MEGA-RAY ZOO SB 160W正是这样的一个灯。相信这个N年以前就开始出售,并现在还在出售给美国国家动物园的灯应该不会是不合安全规格的。针对一个在3英尺(约1米)距离处仍有250-300uw/cm2的猛灯,Bob指出使用情况应严格是在3英尺以外、空间足够大的饲养环境中使用。而且官网指出这款灯仅出售给动物园,资深爬虫学家,和持有UVB测试仪的爬虫爱好者。Bob针对这款灯的特性,明确指出了安全使用范围,在他建议的使用范围中使用如果没有爬虫不适,那么在他提供的使用条件下,这款灯是合安全规格的。相反,若以其它太阳灯的衡量标准,在30-60cm处使用此灯照射陆龟必然会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断定这个灯是不合安全规格的吗?我认为,针对不同灯的输出性能,有不同的安全使用范围,有不同的安全规格,而不应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灯。
其次,针对不同灯性能制定的安全标准应指出适用动物的大概品种。UVB强度在250uw/cm2下的陆龟和鬣蜥可以安全接受,但若换一只七彩变色龙在这个范畴就会有明显不适,因大部分品种变色龙可以接受的UVB强度应是不超过110uw/cm2。我的经验是给龙的环境提供UVB阶梯,30-80uw/cm2为宜。UV Guide中有玩家提供变色龙使会更多时间选择在30uw/cm2左右UVB强度区域。相同的UVB强度下,对陆龟和鬣蜥的安全,对变色龙就是不安全的。所以在出售一款太阳灯时,这款灯的安全性能不应只是对数据的考量,也需要明确提示出不同爬虫品种在该灯不同输出范围的使用建议。
第三,我认为一个太阳灯使用安全与否,不仅要参考灯的各方面性能测试数据,不同灯的建议使用距离,以及参考被照射爬虫的品种,还应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大概指出比较合理的照射时间。我每次在出售太阳灯时都会在确定买家给什么品种爬虫使用太阳灯后,与买家确认饲养环境空间大小,并给出建议的照射时间。多数爬虫会在一个安全的UV及温度阶梯范围内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自己合适的区域。如果这个提供选择的区域够大,灯具开启的时间自然可以长些,如果这个选择区比较小,或者在用灯时没有给它们提供选择的话,照射时间是一定要控制的。即便一个经过各种测试安全的灯在某些情况下也很可能因为过长时间保持的高温及高UV给爬虫带来安全隐患。
最后,灯具使用是否安全应该更多参考数据和理论,还是应该更多参考爬虫的使用效果?我从07年开始接触太阳灯给家里的不同品种陆龟、鬃狮、绿鬣以及部分变色龙使用。从最开始的EXO-TERRA和ZOOMED,到后来的CL、MEGA-RAY。在我6年多来的使用中,家中未出现过一例因太阳灯照射引起的任何爬虫不适,或异常情况。坦白讲,早先我对太阳灯的安全性没有任何考虑,更不用说花几千元购买各种与安全性能相关的测试仪器。或许是无知者无畏吧,一路就是这么用过来的。而今看到,这些灯都被waiman兄列为「不合安全规格的灯」,而我真的没有体会到它们的不安全性。我看到的只是自己一直在给家中的动物用,没有因灯照射出任何疾病,没有任何眼睛、皮肤、甲壳、骨骼的异常表现,而且基本都保持正常的成长速度,反应速度、活动性和性格也一直很好。说到这里,我不是想反驳任何理论和规定。客观的测试数据,和经过试验对比而出的理论很有参考意义,只是当数据+理论VS时间检验+实践效果时,我会选择对后者更多的参考。
关于太阳灯及使用建议 我们在生产太阳灯的过程中,参考了UV Guide中大量关于UV灯具和户外UV数据的信息,也亲自采集了大量户外UV信息,参考过REPTILE UV(目前全球最大太阳灯供货商)官网提供的相关信息,参考过waiman兄提供的客观数据、以及私下给我提供的灯具生产建议,参考了进口大牌太阳灯的各项UV输出性能测试数据。在多次更换材料并对现有制灯技术做过有限改进后,就我们的测试及制作能力所及范围内,将灯尽量做到了高性能高安全输出。我们在生产太阳灯时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中安全性问题,对UVC和UVI有比较严格的控制。在控制好安全性后对释放做到适度UVB释放和尽量高效的D3转化率。
针对不同爬虫和不同使用情况目前已出四款:100W LO/ 100W HO/ 160W WB/ 160W HO,其它款式正在测试中。 下面以100W HO为例,简要介绍下我们对这款灯安全性的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大致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检测,一部分是实际使用检验。 数据检测 以下是我们在2011-2012年北京地区不同时间测到户外UV情况。 图1:2011年7月,上午9-10点,晴 图2:2012年6月,中午12-13点,晴 UVB检测仪器:SOLARMETER 6.2 UVI检测仪器:SOLARMETER 6.5 VD3转化检测仪器:SOLARMETER 6.4* *这里需要对SOLARMETER 6.4做下简单介绍。这款仪器可测量UVB波段中280-289nm(最有效合成VD3的高值波段)VD3的转化率。配合SOLARTECH处购买该仪器时附赠的一款小软件,输入相应测量数值和人体皮肤特质,可算出每天照射阳光多长时间为宜(即可满足人体一天中对VD3的转化需求,又不至于对肌肤伤害)。这里简单的被用来测量户外阳光数值与太阳灯输出数值的VD3合成率进行对比参考。数值越高即VD3合成率越高,需要照射的时间相对越短。或也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UVB照射的效率越高。
以下是对100W HO在建议使用距离35-45cm中,35cm处的重点项目测量情况。(由于灯具批量生产及筛选,不能保证每个灯的UV输出情况严格一致,我们选了一个各项UV输出较高于平均值的样灯做以下的检测拍照,平均值及其它项目测试可用参见淘宝店中商品链接信息,或产品包装盒,或产品使用说明书。) 对灯具做更高要求的安全检测需要大型分光仪,我这边目前还没有这种给灯做光谱图的检测能力。只能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对灯做好基本的安全性能检测。
使用检验 在批量生产出售前,我用几款样灯对家中几个饲养环境的爬虫(3种以上陆龟、绿鬣蜥、七彩变色龙)使用测试近1年的时间。期间也有多位朋友帮忙试用样灯的使用效果,其中也有帮忙提供不同灯的UVB不同时期的衰退测试数据。十几个样灯在不同使用情况中,对不同爬虫品种经历近1年的安全性测试后,没有发现它们的外表或行为有任何异常。多数陆龟对此灯有灯下喜晒表现,进食、活性及生长均正常。同时检测灯具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耐久性能,以及UVB衰退情况灯。
太阳灯的使用 不同灯具,性能不同,给不同的爬虫,及不同的饲养环境使用,使用注意事项应有区别。我们有给太阳灯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手册。不同规格,使用建议略有不同。使用说明书中有关于灯具基本信息,各项UV输出情况,该灯的性能特点,使用指导,安全操作说明,以及我们根据不同爬虫类型在不同UVB强度区间提供的照射时间建议。
在经过数据检验和长时间使用检验我们均认为没有安全问题后,才进行的第一次批量生产。于2012年1月份开始出售。从出售至今1年多的时间里,我也从未收到过任何关于灯具使用后给宠物照出问题的案例。收到的更多反馈是动物的喜灯行为和正常生长情况。使用过我们太阳灯的有10余年资深陆龟玩家「跪着造反(leon)」,甲骨文论坛陆龟版版主「Delphic(呆龟)」,10年资深陆龟玩家「幽」,资深陆龟玩家「北京龟壳」,资深陆龟玩家「三宝」等知名爬虫爱好者。亦有两家知名机构已使用我们太阳灯1年有余的时间: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北京市动物救护中心。 或许我们的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还在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以提升灯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或许我们还没有做到更为全面的检验工作,我们在用实践和时间慢慢证实一切。相信我们是目前国内制作爬虫太阳灯最专业,最用心的一家!
陆龟饲养崇尚阳光。阳光中各种有益UV射线、温度和明亮保证了它们健康生长所需要因素。若有露天场地尽量还原野外情况,让它们接触自然阳光,自由选择适合的位置活动休息无疑是最好的。可惜的是多数陆龟爱好者能给它们提供的环境或是一个饲养箱,或是室内一角的小圈地,基本都是难与阳光无阻隔亲密接触的环境。为了让它们在我们能提供的有限环境中更好的生活生长,我们不得不考虑用灯来代替阳光。据目前我的使用经验,对于需要高UV照射的爬虫室内饲养灯具而言,太阳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PS:以上言论不针对任何人,无意挑战任何理论,只是个人的认知和经验之谈,仅供参考。欢迎正在使用太阳灯,尤其是使用太阳灯饲养爬虫1年以上的朋友在此交流实际用灯感受,和爬虫在用灯较长时间后的成长情况。
|